使用“数据解释”功能的要求和注意事项
- 版本 :2022.1 及更高版本
对于 Tableau Online 和 Tableau Server:为站点启用“数据解释”功能时,具有相应编辑权限的 Creator 和 Explorer 可以在编辑工作簿时运行“数据解释”功能。作者可以允许任何用户在已发布的工作簿中以查看模式运行“数据解释”功能。
在 Tableau Desktop 中,作者始终可以使用“数据解释”功能。
对于 Tableau Online 和 Tableau Server:为站点启用“数据解释”功能时,具有相应编辑权限的 Creator 和 Explorer 可以在编辑工作簿时运行“数据解释”功能。作者可以允许任何用户在已发布的工作簿中以查看模式运行“数据解释”功能。有关详细信息,请参见控制对“数据解释”功能的访问。
什么使可视化项非常适合于“数据解释”功能
“数据解释”功能最适用于需要更深入探索和分析的可视化项,而不是传达汇总数据的信息图样式的描述性可视化项。
“数据解释”功能需要行级数据来创建数据模型并生成解释。具有底层行级数据的可视化项(其中关系可能存在于未可视化的字段中)非常适合于运行“数据解释”功能。
基于预聚合数据且无法访问行级数据的可视化项对于“数据解释”功能执行的统计分析来说并不理想。
什么数据最适合于“数据解释”功能
在工作表中使用“数据解释”功能时,请记住“数据解释”功能适用于:
仅限单个标记 —“数据解释”功能必须在单个标记上运行。不支持多标记分析。
聚合数据 — 视图必须包含使用 SUM、AVG、COUNT 或 COUNTD 聚合的一个或多个度量。视图中还必须至少存在一个维度。
仅限单一数据源 — 必须从单一主数据源中提取数据。“数据解释”功能不适用于混合数据源或多维数据集数据源。
在为工作簿准备数据源时,如果打算在分析期间使用“数据解释”功能,请记住以下注意事项。
使用具有足够宽的基础数据的数据源。除了要解释的一个(或多个)聚合度量之外,理想的数据还至少有 10-20 个列。
给出易于理解的列(字段)名称。
消除冗余列和数据准备人为工作。有关详细信息,请参见更改用于统计分析的字段。
不要丢弃数据源中未可视化的列。在分析标记时,“数据解释”功能会考虑基础数据中的字段。
低基数维度效果更好。如果分类维度的基数不太高(少于 20 个类别),则其解释更易于解读。不会考虑将包含超过 500 个唯一值的维度用于分析。
作为一般规则,不要预先聚合数据。但是,如果数据源很大,请考虑将数据预先聚合到适当的详细级别。
在实时数据源上使用数据提取。与实时数据源相比,数据提取运行速度更快。使用实时数据源,创建解释的过程可能会创建多个查询(大致为每个候选解释一个查询),这可能会导致解释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生成。
“数据解释”功能不可用的情况
有时“数据解释”功能对于所选标记将不可用,具体取决于数据源或视图的特征。如果“数据解释”功能无法分析所选标记,则“数据解释”图标和上下文菜单命令将不可用。
“数据解释”功能无法在使用以下各项的视图中运行: |
|
如果选择以下各项,“数据解释”功能将无法运行: |
|
当要用于解释的度量满足以下条件时,“数据解释”功能无法运行: |
|
当维度满足以下条件时,“数据解释”功能无法为其提供解释: |
|